首页
学校概览
党建工作
教师发展
学生成长
教学研究
开放办学
首页栏目
附中新闻
通知公告
杏坛撷英
学生活动
家庭教育
课程改革
校园风光
校区列表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教育集团大思政建设工作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 10:1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5月12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教育集团大思政建设工作会在校本部积健楼顺利举行。党委书记欧健,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勇携全体中层干部、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思政 大格局 大作为: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主题,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全面部署高质量发展路径。

创新思维,解码青年思政教育新范式

 

《理响青年》主编侯金亮作“新媒体时代理论宣传的创新路径”专题报告。他深入阐释“青年话语体系重构”核心策略,通过“青年创作 + 专家指导 + 全媒体传播”模式,打造《对话“两弹一星”元勋》《强国复兴有我》等爆款短视频,以“网感化”表达打破理论传播壁垒。侯金亮建议中学与高校联动,共建“红岩精神VR实景课”“卢作孚数字展馆”等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思政课大赛 + 青年讲师团巡讲”跨学段协同机制,为青年提供“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思政教育新体验。

实践赋能,多维攻坚彰显附中担当

西南大学附中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为引领,构建全域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党建引领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学科融合与数字赋能,打造“校社共育”实践生态。2024年,学校获“重庆市思政创新案例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荣誉,4个课例入选教育部“铸魂育人”示范资源库,彰显思政教育高地担当。

   

会上,七位发言人结合一线实践分享经验:本部团委副书记汤蕊嘉以“一校多区”协同为主线,通过“五条方向、三类课堂”深化思政育人体系,开展12项品牌活动,推进团员档案数字化与“智慧团建”升级,共建教育基地、开发志愿激励小程序,以党委督导和安全预案实现闭环管理。政治教研室主任申佳鑫聚焦“现象式‘AI + 思政’教学模式”,依托AI技术,以社会现象为切入点,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用多学科知识和AI工具分析问题,强化价值观塑造,为思政课创新提供范例。物理教研室教师李杨以学科融合为核心,通过政策指引、创新教学法和跨学科实践,践行“做中学”理念,结合案例同步传授物理原理与爱国教育,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的教育范式。大思政特设党支部书记王相涵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与育人模式创新,组织实践活动,践行“六要”要求,落实“6 + 2建设模式”,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大思政教育传承发展。“行己”志愿服务队肖鹏程以“大思政”为核心,通过多样化活动构建实践矩阵,推动思政教育知行合一,未来将深化校社资源整合,打造“行己”品牌。蔡家校区执行校长王芳以“全域浸润 多维赋能”为主题,阐述大思政育人模式构建,分层推进德育重点,通过三维路径创新育人格局,未来将推动思政教育从“浸润”转向“内生”。银翔校区团委书记严宇佳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与红色资源活用强化思想引领,以志愿服务品牌化、社会实践项目化促进知行转化,构建全域育人共同体。

战略部署,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张勇校长指出,附中近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大思政”建设中形成特色育人品牌。他要求干部从深化课程内涵、强化师资建设、创新协同机制、坚守红色初心四方面推进工作。

欧健书记强调,全体干部要以“大格局”谋划发展,以“大作为”回应期待,做到强化政治引领、锤炼担当精神、凝聚团队合力、坚守廉洁底线。

西南大学附中教育集团将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协同攻坚”为行动纲领,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奋力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新篇,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附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