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考教脱节”难题,吸收兄弟学校复习与备考经验,提升我校高中历史教师教学与命题研究能力,2025年10月28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历史教研室特别邀请重庆南开中学历史教研组长、沙坪坝区程琳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开教共体程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程琳老师,开展“结构化思维视域下的重庆卷备考增效策略”的专题交流会,西南大学附中各校区高中历史教师共同参与,会议由学校历史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杨泽新老师主持。
    
   
交流会上,程琳老师以2023—2025年重庆历史高考的考后反馈为切入点,系统解构重庆卷历史命题的演变逻辑与考查趋势。他指出,近年来重庆历史愈发呈现“考教脱节”的“尴尬境地”,且考生在备考中面临“知识碎片化、策略套路化”、考试时面临“审题难、时间紧、论证弱”等痛点。针对以上问题,程琳老师提出“结构化思维备考框架”,并从多个层面展开具体指导:在必备知识层面,强调聚焦高频知识点,实现通史与专题的深度整合,避免地毯式扫描;在核心概念的落地层面,系统梳理学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比辨析破除理解误区;在阅读理解层面,结合不同文本类型特征,传授语法拆解、信息分层与精准转述技巧;在不同题型解题技巧层面,程老师提到“选择题应注重正向思维的训练、综合题应注重多维视角的作答、开放性试题应注重论证框架的搭建。”此外,程琳老师还围绕“讲、记、练、管”四个实践环节分享经验:主张少讲多学,以学生自主梳理、课堂互动讲解落实知识过手;强调结果导向,通过默写、错题总结强化必备知识记忆;倡导科学刷题,聚焦命题趋势设计针对性训练,避免机械重复;突出守土有责,以严格监督与个性化指导确保备考实效。
 
本次专题交流会精准对接重庆卷历史命题新动向与教师备考实际需求,不仅对破解备考痛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与备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更为我校历史教师搭建了优质的教研交流与专业成长平台,为学校历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注册校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