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览
党建工作
教师发展
学生成长
教学研究
开放办学
学生成长
学生天地
家校共育
特色课程
大思政课|启智润心担使命 培根铸魂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09:2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思政育人 实践铸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24年3月17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五周年,西南大学附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组织下,学校团委联合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团委,以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为主体,一起奔赴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西南大学侯光炯纪念馆”“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引领青年师生积极走入时代、触摸时代、理解时代,把脚下的每步路都走出思政学习的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重庆日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

躬耕陇亩 风范长存



      踏入侯光炯纪念馆,青年师生恍若穿越时光的隧道,亲眼见了那个砥砺奋进的峥嵘年代。纪念馆的七个展览板块珍藏了数百件侯光炯院士的日记、信函、文稿以及用过的钢笔、藤椅、书桌、雨靴、草帽等,展示了侯光炯院士各个时期的工作和生活,还有数百幅与侯老有关、大多拍于陇亩田间的照片。

潜心岩溶 朝夕奔驰

      寻访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师生一同感受袁道先院士投身祖国地质事业的科研精神与一心为祖国找矿藏的爱国情怀。这里的每一份科研成果及荣誉都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每一本野外工作手册和每一件野外观测工具都铭刻着前辈的奋斗足迹。深耕岩溶地质领域70年,袁道先院士始终心怀祖国,矢志不移。从“国家需要什么,我学什么”的坚定承诺开始,他远拓荒芜、造福黎民,向更危险更深处探索岩溶,用行动验证了自己说的话“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

      话语铮铮,誓言铿铿。袁道先院士用一生践行着他的誓言。虽然已年逾九旬,满头银发,但袁道先院士仍然时刻站在世界岩溶研究的最前沿,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断地耕耘,探索和思考……为国为民、朝夕奔驰的身影犹如璀璨星辰,闪烁着催人奋进的光辉,照亮后来者探索前行的道路,亦成为激励附中师生不懈前行、执着求索的力量源泉。

  品节昭然 师生共鉴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身处新时代,不忘来时路。回望历史,红色精神、英雄事迹仍然具有最动人心魄的教育力量。

      学校团委书记王冬谈到,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组织“大思政课”实践活动,是西南大学附中坚持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理念、探索党团队协同育人新路径的切实实践。他同时寄语附中学子学习科学家精神,树立家国情怀,拼搏奋进。

学生感想摘录

高2026届17班 赵芷晗

      “可憩不憩似老骥步步拓征程,平凡非凡如沃壤默默滋硕果。”迎着泥土的芬芳,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近了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他将自己的土壤科学研究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连接,几十年如一日,许大地以生死,奉民生以甘苦,让生命之树在中国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强国富民的颂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吾辈青年亦心向往之!

高2026届10班 何 鑫

      今日,我有幸来到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深受触动。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袁道先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生平事迹,他的智慧与执着、勇敢与坚定,让我深感敬佩。

袁道先先生对于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是我最为感动的一点。他一生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无论是在雅鲁藏布江进行区域水文调查,还是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担任勘察队副总工,他都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揭示出自然的奥秘。

      在雅鲁藏布江的调查中,袁道先先生面临着陡峭无路的峡谷,他只能攀爬着风化严重的花岗岩前进。尽管途中险些滑入滔滔江水,他仍然坚守岗位,完成了调查任务。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无畏艰难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在成昆铁路的勘察中,袁道先先生更是表现出了他的严谨与勤奋——他带领团队勘察了几百个工点,查清了地质隐患,为成昆铁路的顺利建成通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种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科学的严谨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更让我感动的是,袁道先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淡泊名利,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

高2026届16班 房子皓

      在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我深入了解了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生平事迹。他一生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攀登科学高峰。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地质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侯光炯纪念馆则让我领略了侯先生的风采。他的一生,是对科学无尽的热爱与追求。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学术素养,在地质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品质,让我深感敬佩。

      两位科学家的精神,如同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站在两位巨人的肩膀上,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要像他们一样,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科学的真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借助“大思政课”,西南大学附中创新“四史”教育形式,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正确方向成为“大思政”生态和育人阵地的“生命线”,确保学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