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微论坛
OVERVIEW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和课程建设的基本要义。11月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盛大开启。11月2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微论坛“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由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组织举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后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莫景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斌,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党忠良,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艾兴,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欧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和培训者、中学校长和教师相聚在重庆育才中学,共同围绕“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主题展开探讨与交流。本次微论坛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宋乃庆主持,内容分为主旨报告、校长论坛、专家回应、师生对话和主题沙龙等五大环节。
精彩看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副主任莫景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莫景祺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课程实施方案是一个由各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需要各要素统筹协调,整体发挥育人功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的要求。除了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加强对修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专业指导。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党委书记、校长欧健
在校长论坛环节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欧健指出,开放、健康、智慧的学校定位,不仅是西南大学附中的发展方向,也是其为学生创造生涯幸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这三个定位与学生的生涯幸福关系紧密,共同构成了西南大学附中办学的核心价值和愿景。而课程是学校教育愿景实现的核心工具,学校打造“三群一线”课程体系,其中“三群”即以三个发展为导向的课程群: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课程群;“一线”是指以生涯教育为导向的贯穿中学六年的课程,以此希望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体验生涯选择、参与生涯互动,在课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未来找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长王莉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以“让全人格教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为题,深入探讨了学校的全人格教育做法。她提到,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聚焦“爱国心、责任心,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力”这“两心、两力”,通过从“基础”、“志趣”到“卓越”的科技课程体系来实现全人格教育。关于科技课程体系,王校长分享说,学校注重校内学科实践活动与校外科普资源相结合,培养“懂”科技的学生;注重校内主导、阶段性引入校外资源,培养“爱”科技的学生;着眼于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做”科技的学生。王校长认为中学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不做“嫁接”的课程,校外资源需在校内根基上发展,坚持科学素养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有“未来”的学生。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斌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斌作了题为“让笑容继续洋溢在学生脸上”的报告,聚焦课程建设,赋能师生成长,全面展示了学校办学成果和实践探索。朱校长在报告中提到了学校“一核六翼一体”的育人体系。“一核”是指学校的教育核心是培养知行合一的具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学生,以“打造立足生本主义的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课程体系”“架构基于全人成长的责任德育模式”“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教学模式” “培育模范先生为内涵的教师梯队建设体系”“建设关注增值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六翼”,从而建立基于社会担当的双新协作共同体。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以“从学校的课程设计到学生的生命体验”为题,回应了三位校长分享的实践经验,表示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的规划根基在课本,让学习方式的变革带动教学的成长,并转化为学生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提升。
●师生对话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师生对话的环节中,附中学子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空畅想。美术生幺金秀拿出自己的画,困惑于AI画已经如此逼真,向老师们抛出问题的橄榄枝;投入信息学竞赛的文彦博,面对纷繁的网络世界也对自己的能力表示疑惑;武术生刘玥辉也提出不知如何平衡特长与学业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诉说着梦想,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学校校长和老师针对各类学生提出的不同困惑进行逐一解答,师生们在语言的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学生们在学校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路径,他们憧憬着对未来课程的美好愿景,也在对话中一起设计未来课程的模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后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后庆对上半场会议进行总结,并表示学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善相应的课程,将知识的逻辑价值和社会价值与解释性意义融合在一体,加强学生的社会情感教育,从而实现人的社会化。
●沙龙环节
在最后的沙龙环节,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朱斌,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党忠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刘建勇等专家学者对未来课程的前景进行展望。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课程教学研究院院长艾兴主持沙龙。
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全国教育领域的品牌性学术活动、综合性学术盛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专业号召力和实践引领力。论坛聚焦基础教育改革热点,积极宣传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分享和智力支持。微论坛作为重要的会议组织形式,自2013年起已连续开设九届,它为基层教育单位搭建了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近几年,微论坛模式更加成熟,影响力持续提升,各基层单位申办意愿强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在众多申请的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为本次微论坛的组织单位。
此次教育年会西南大学附中积极参与其中,除了承办“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微论坛外,欧健书记、校长参与了“学校变革背景下校长的变革领导力”的多方对话,他指出学校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推动新时代学校治理变革,要重点做好三件事,具备三种核心领导力;黄仕友副校长、马彬琼老师参与了分论坛——成渝双城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研讨;还有30名学生与县中托管帮扶的道真中学党委书记韩锋受邀参加东北师大附中的微论坛——深耕教育沃土,探索县中振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人·新民”办学理念,践行“行己有耻,君子不器”的校训,追求办“中学里的大学”教育理想,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多年来被亲切地称为“学生的梦工场”“嘉陵江边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努力为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提供更适合其发展的生涯路径,让不同的花朵绽放出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