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枝头犹带香,繁花似锦意盎然,少年探索真理的热望已如新竹拔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携生命科学的密钥而来,在学校报告厅里,为年轻求知者们推开了一扇观测生命密码的棱镜窗。我校张勇校长、游伟副校长等领导嘉宾参加活动。本次讲座由学校生物竞赛主教练杨正浩老师主持。
溯生命本源,探千秋奥秘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讲座中,宋院士展示了他们团队十余载辛勤耕耘的辉煌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小肠胆固醇吸收分子途径的深入剖析,也有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的精妙揭示,更有摄食影响胆固醇合成机制的独到见解。宋院士的分享系统解构了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为附中学子建立了学科认知框架。
宋院士以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洞察力,向师生们描绘了生命科学的宏伟蓝图和未来发展趋势。他结合自己的科研历程,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实例,讲述了胆固醇代谢研究背后的艰辛与喜悦,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广阔前景。
承珞珈薪火,照青春梦想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宋院士不仅耐心讲学,更将武汉大学的科研理想与学术追求娓娓道来。他提到,在武汉大学,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探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宋院士向大家展示了武汉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樱花大道下晨读的身影,珞珈山上俯瞰东湖的壮阔,以及图书馆里学子们专注研读的画面。
宋院士还特别提到,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从院士导师一对一指导到海外名校交流机会,武汉大学为优秀学子提供了顶尖的科研平台。他鼓励每一个怀揣科学梦想的附中学子都能在武汉大学找到成长的空间。
破认知茧房,开学术新境
“尝百草以验真诠,观千症而求实证。”在问答环节,附中学子提到《柳叶刀》首次刊登的中药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问宋院士:“有的报道中,有的中药双盲检测没有通过,只能当安慰剂,那为什么这样的安慰剂在一定程度还能延长病人的寿命?”
宋院士对附中学子的科研视野与求知精神提出表扬和肯定,耐心地给出分析解答: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药中含有很多药用成分,其中针对某种病症的最有效的成分确实是需要单独考虑,需要通过双盲检测验证之后才能推广。作为安慰剂,中药能影响病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院士们以毕生心血铸就的学术丰碑,既是附中学子仰望的璀璨北辰,更是他们躬身实践的经纬坐标。这场跨越高校与中学的对话,不仅让科学的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更架起了基础教育与顶尖科研的桥梁。
书时代新章,启万里鹏程
于教育革新的时代潮头,西南大学附中致力于探索基础教育,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支撑国家战略,构筑起“三群一线”特色课程体系——“院士大讲坛”前沿引领,“博观”课程开阔视野,“登峰”课程追求卓越,“人文强基”夯实素养,共同构筑贯通附中学子生涯教育的高阶学问课程,为附中学子启迪智慧火花,点燃求知热情、深耕思维土壤。
在缙云山的苍翠怀抱中,科学精神的星火跨越百十春秋,于院士大讲坛的穹顶之下激荡出璀璨光河。未来,学校也将继续为附中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深厚的学术滋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追求卓越的精神,照亮附中学子叩问寰宇的征途。